机构动态
为表彰先进、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日前,市平安办发文表彰了一批吉安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我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肖钢、欧阳成忠、周新沣、陈善先、杨静慧、周泓宇、李康等7人荣获见义勇为表彰。
肖钢简要事迹
肖钢,男,1982年11月生,万安县润安水务集团职工。
肖钢是一名平凡的一线抢修工人,也是一名不平凡的生命火种传递者。他多年坚持无偿献血,并于2014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2年2月,肖钢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他主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开启了捐献之旅。同年5月,为了完成捐献,疫情期间他毅然逆行南昌,经过2次采集,成功捐献出37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爱始于心,善始于行,他献“髓”的善举挽救了苍白的生命,帮助患者续写灿烂多彩的人生。
欧阳成忠简要事迹
欧阳成忠,男,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吉安市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志愿服务与实践指导科科长。
2014年5月,欧阳成忠在参与无偿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帮助他人。经过八年的等待,2022年6月,当被告知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就表示同意捐献。同年8月,刚过完政治生日的他又立马赴南昌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经过连续4天动员剂注射,他成功捐献了18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相隔千里的血液病患儿送去“生命的种子”,点亮了患儿的生命之光。
周新沣简要事迹
周新沣,男,1990年2月生。
周新沣于2021年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在入库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遇到了自己的“髓缘”,并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格检查。2022年10月,周新沣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南昌进行捐献,在接受了四天动员剂注射后,他成功捐献了18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成为了我市第15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提起这次捐献,周新沣说:“对方等着我去救,也只有我能救,我义不容辞。”
陈善先简要事迹
陈善先,男,1980年12月生,万安县农业农村局干部。
人如其名的他在2007年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2年9月,在时隔十余年接到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的通知后,陈善先仍然坚定地秉持着自己当初入库救人的初心,决定赴南昌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2022年11月17日,陈善先采集出来的6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当天由专车送到了患者所在医院,移植入患者体内,完成了“生命礼物”的传递。
杨静慧简要事迹
杨静慧,女,1974年7月生,泰和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
杨静慧热心公益,为挽救素不相识患者的生命,2023年2月7日,历经5个多小时的采集,杨静慧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对这次捐献挽救他人生命的大爱行动,杨静慧表现得非常平静,她说:“几千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这样的机会不多,感觉和患者非常有缘分。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我非常乐意去做。”
周泓宇简要事迹
周泓宇,男,1998年9月生,江西省赣江船闸通航中心职工。
2016年还是大一新生的他,在学校给学生举办成年礼的当天,光荣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直到2022年9月,周泓宇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询问他的捐献意愿。他当即表示愿意,并取得了父母的同意。2023年2月,周泓宇在省人民医院成功捐献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儿的生命。周泓宇表示:“这次爱心捐献,是我24年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有机会第二次匹配成功,我依然会坚持现在的选择!”
李康简要事迹
李康,男,1997年3月生,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
2021年2月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2023年5月,李康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在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后,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只要患者需要,我随时准备捐献。”可惜的是,由于患者放弃移植机会,当时没能实现捐献。2023年10月,李康再次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且这名患者急需接受移植,这一次李康还是坚定地选择同意捐献,并积极配合红十字会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检测、体检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11月22日,李康在省人民医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
素材来源:吉安政法